齿科行业如何选择打印机?

21世纪,齿科行业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巨大需求,3D打印技术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随着技术发展,3D打印机的种类也变得丰富起来,其中在齿科行业应用最广的当属光固化3D打印机;选择合适的光固化3D打印机对于牙科加工厂及诊所的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。本章节将帮助您深入了解光固化技术,并提供齿科行业打印机的选择建议。

光固化3D打印技术原理

光固化3D打印技术被统称为SLA立体光刻技术,是最早出现的3D打印技术。其原理是基于特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光敏树脂,通过分解光引发剂产生活性物质,引发树脂交联聚合反应,实现树脂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。

光固化打印技术发展

基于SLA的技术原理,1988年出现了第一台SLA 3D打印机。 这台3D打印机采用振镜系统控制紫外光束照射光敏树脂液面的位置,使之固化成特定的形状,然后通过树脂逐层堆叠形成完整的打印件。打印前需要将模型处理成一层一层的切片,然后打印机对每一层切片按照光斑的大小进行路径规划,然后控制紫外光束沿着规划好的路径进行扫描,扫描完一层后,控制平台下沉,给下一层固化留出空间并等待液面流平,再进行第二层扫描,以此类推,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打印件。

下沉式SLA打印机结构

通过控制光斑大小和运动,这种技术理论上可以使模型达到非常高的打印精度。但是精度越高,速度越慢。想要提高速度,意味着要同步提高光源的功率和频率,以保证单位时间内树脂能吸收足够的光能,否则会导致反应不充分而影响模型精度。同时,结构的稳定性也是个挑战,稍微大点的打印机就不适用振镜的方式。因为随着光束倾角的增大,呈现在液面的光斑会变大变椭圆,能量密度降低,打印精度大打折扣。所以对于尺寸较大的打印机需要有独立的X轴和Y轴运动,保证打印过程光斑的一致性,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XY轴运动过程中的震动对精度的影响。总之,单纯提高光束的扫描速度是有限的。

那么还有什么方式能提高打印速度呢?

传统的SLA技术是点曝光,需要规划路径,一点点扫描。如果可以像投影仪那样,直接把一层的切片图案投射出来,就可以一次性打印一整层,由此,DLP技术应运而生。其本质就是把点光源换成了一个投影仪,利用投影仪投射出紫外光,进行整层曝光。这样一来就越级式提高了打印的速度。但DLP技术也有不小的局限性,比如分辨率限制。常规1080P的光机,投射192mm*108mm的面积,单颗像素的尺寸只有100μm,这在齿科行业只能算是比较低的精度。当然,如果不在乎打印幅面和成本,用4K的光机投射小尺寸幅面就能达到比较高的精度。此外,受装配精度的影响,每台光机的装配垂直度都可能存在不小的误差,而且即便是调试好了,打印机在安装摆放的时候如果不够水平,也会导致液面和光机不够垂直,产生畸变。所以这时候就出现了上拉式的DLP打印机。

上拉式的打印机光机安装在料槽的底部,料槽的底部使用透光且不易粘连的离型膜。成型时,平台下落到距离料槽底部一个层厚的位置,光源投射到料槽底部进行树脂固化。由于料槽的底部采用光滑的离型膜,且平台是比较容易粘接的金属材料,成型后模型就会被倒挂在平台上,然后逐层堆叠。这种上拉式的结构对打印机摆放的水平度没有太高的要求,但光机和料槽及平台的垂直度至关重要,生产商在装配的时候需要保证误差小于一定的范围。另外,由于上拉式的打印机必须要让模型粘接在平台上才能打印成功,所以打印的前几层必须过度固化,让模型底部紧紧粘接在平台上,其次这种结构不能打印过大过重的模型,否则会有掉版的风险。

上拉式DLP打印机结构

由于DLP打印机的稳定性好,寿命长,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。除了超大幅面的工业场景还在使用传统SLA技术,小幅面的高频工业场景都普遍使用DLP打印机。为什么要强调工业生产场景呢?主要原因是元件价格高。核心的光机元件因为可选择性并不多,所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。

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7年左右,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,LCD屏幕的分辨率越来越高。有人提出,能不能把上拉式DLP打印机的光机部件替换为LCD屏幕+紫外光源的组合呢?基于这个想法就出现了应用手机LCD屏幕的上拉式3D打印机。初代打印机使用的是手机彩色屏幕,普遍透光率差,寿命短,光均度差,稳定性也差,但胜在价格便宜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CHITU团队看到了LCD发展的潜力,做出了全球第一个基于单片机的脱机控制方案,以及配套的CHITUBOX切片软件。随后LCD技术路线一路长虹,LCD打印机市场也开启了爆发式的增长。而随着屏幕技术的发展打印机也变得越来越可靠,从彩屏到黑白专用屏,分辨率从1080p到2k,乃至如今最高的16k,精度越来越高。虽然目前LCD的总体稳定性相比DLP打印机还有差距,但由于价格便宜,精度高,LCD技术在模型手办、齿科、珠宝等行业都有不错的发展。

LCD打印机结构

如何选择合适的打印机

通过上面的技术解析,可以发现SLA、DLP和LCD打印机各有优缺点,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选择合适的类型。那么齿科行业应该选择什么打印机呢?

目前SLA类型的打印机由于速度太慢,在齿科行业应用极少。应用最广泛的就是DLP和LCD打印机。DLP打印机在齿科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,下沉式的大幅面机器稳定性好,整体效率高,加上正畸和夜磨牙垫对模型表面精度的要求没有太高,通常这类机器被应用在大规模打印比如正畸工厂、夜磨牙垫工厂等领域;但是单机的价格普遍非常高,从2万美元到5万美元不等。这种机器比较合适需要大批量生产的情况。

对于一般的齿科加工厂而言,需要打印的场景比较多,比如修复、种植导板、义齿基托等,可以选择幅面中等的上拉式DLP或LCD打印机。对于诊所而言,因为打印频率比较低,打印场景相对单一,推荐选择小幅面高精度的打印机。DLP打印机的稳定性更好,耐用程度高于LCD打印机,但一般体积要比LCD打印机大许多。综上,如果您注重耐用性,可以选择DLP打印机,如果注重成本效益,可以选择LCD打印机。

在目前的市场中还有不少齿科专用打印机,打印机厂家为了保证用户使用简便,提前对其做了很多内置参数优化的工作。这类打印机不仅有较高的精度,还可以结合厂家推荐的材料直接使用。缺点是可选的材料并不多,且材料价格中包含了很多服务成本,通常来说价格会比较贵。另外厂家为了减少售后,绝大多数都关闭了参数调整的窗口,如果打印参数出现了问题,就必须找售后协助解决。所以,如果您预算充足,期望购买了打印机后可以开箱即用,那么推荐使用齿科专用机。这些专用机有DLP类型的,也有LCD类型的,从精度上来讲差别不大,甚至LCD的会更好一些,主要差异在于耐用性。

另外就是常规的消费类打印机,更多是应用在手办模型行业,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,齿科行业使用消费类的LCD打印机的情况也十分普遍。这类打印机价格相对便宜,但是需要自行适配和调整材料的参数,上手成本比较高。优势是可选材料非常广泛,材料成本也比较低。从机器本身的质量上来说,2024年消费类的旗舰机器不会比齿科专用机器差。如果您对切片软件参数比较了解,并且不愿意受打印机厂家限制,想要自由选择材料,同时想以更低的成本入手,您可以尝试使用消费类的LCD打印机。